读书的艺术读后感怎么写(系列8篇)。
范文资源网相关专题:“读书的艺术读后感”。
作品这本书在阅读后让人有着颇多的生活感悟。当我们读完作品后,光思索还不行,我们需要认认真真的写下来,相信你应该喜欢栏目小编整理的读书的艺术读后感怎么写,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怎么写 篇1
前段时间很多的新鲜词汇不断地涌入我的视野:遗失的童年路上、“孩奴”现象、保卫童年、拯救童年等等。起初我也并不在意,感觉这些都是信息高速路的必然产物,轰动一时流行一阵而已。可当我在一则教育随笔中看到“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一提法时,顿感眼前一亮,将那个叫张文质的教育学者及“慢艺术”牢牢刻入脑海。放假前,当看到同事手中有这本《教育是慢的艺术》时,渴望阅读的心情瞬间陡增,突然间作为老师的我一下子顿悟,我也不喜欢那被浓缩了的童年和高压力下的教与学,我更渴望寻找一条淡然恬静的教育教学之路。
随着技术的发展,一切都快了起来。出门不再步行,连自行车都几近在城市绝迹,车水马龙,过马路都要分外精心。动物、植物,只要是人们需要的都可以缩短成长期,尤其是关于肯德基养鸡技术的披露更是让人触目惊心。于是人们抱怨,菜没味了,肉没味了,可人们依然不愿意停下的是飞速发展的脚步,在一面怀念过去的哀怨中追寻更快。教育更不例外,“知识下放”普遍存在,一道小学低段的数学题难倒了一堆的本科、研究生。每当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也几乎是“全家总动员”的时候,每一个在校学生的爸爸妈妈都能深刻地体会到“为人父母之重”。“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积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在快速行进的课堂学生实际上是很被动的跟随者,只能一路吃力地跟着,跟不上的注定要掉队。”所以当我看到这些语句的时候心里涌动的竟然是感动。如果用花儿解释先生的理论,那就是是花儿终究都会开放,但却有花期早迟素淡的问题,你难道会说寒冬的梅花逊于早春的桃花?或者丰满的牡丹一定强于清瘦的兰花?既然花儿都是如此,为什么我们非要培养同时开放同样灿烂的孩子呢?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潜意识地希望慢,可同时却也在让脚步加速。就说我们的孩子吧,繁重的课业负担还要附加繁忙的课外辅导,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孩子们不再拥有上学的路上,更不会享受周末的悠闲。老师们、家长们很少对每个孩子进行个案分析,都渴望整齐划一的优秀。我们都坚信“勤一定能补拙”、“笨鸟必须先飞”是真理,可张文质先生却敏锐地提出“勤未必能补拙,扬长远胜于避短”的观点。虽不能说这就像晴空里的一声炸雷,最起码也是醒酒的汤,让沉迷于追求高效的我们在快速行进的间歇多一些有益的思考。每个孩子都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坚信一个信念:首先应该让每个孩子快乐健康成长。我听说有些学校孩子们每天晚上的作业奇多,有时候家长都要代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十二点睡觉。当我听说这些的时候不仅是痛心更是鄙视了,虽然我也是一个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似乎不该这样。然而,如果让我牺牲孩子们的快乐为代价来提高我们暂时的学习成绩,我宁可选择放弃。从教多年,我反对机械重复,我反对题海战术,尽管每次考试我也会分外担心孩子们能否沉着应战,但我依然不愿辛苦孩子。我们都是教育中人,或许也都正在为现今的教育模式而困惑不解。一方面在强烈呼吁“减负”“减压”,可是教育体制却是不变的,最终都需要在考试的关口倾力一搏,然后才能唱出“真金不怕火炼”的赞歌。
前段时间在阅读中发现了这样的语句:
“中国人,赶时间。
最爱‘快进’,狂点‘刷新’。
评论,要枪‘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排队,最好是能插队。若不能,就会琢磨,为什么别人排的队总比我的快呢?”
看完之后,不禁哑然失笑,想想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的确是这样的。尤其对于排队心里的分析更是精妙绝伦,颇具讽刺而又那般传神。于是久久地停留着那些文字上,反复斟酌着、诵记着,想让它们成为我今后生活工作的.一面反光镜。在教育中,我们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可能就是“能不能再快点,再好点。”我们都在苦恼着孩子的磨蹭,我们更担心孩子的成绩不能最好。甚至,我们希望孩子的快速成长,渴望孩子的培养如同农业、工业的发展那这样尽可能最快,最好收益最大化。我们忘了,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欲速则不达。忘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因为渴望快,我们更加得急功近利,希望我们的教育教学点点滴滴都能立马见效。于是,我们忘记了积淀,忘记了对人的长远的培养。在题为“直面教育与生命的悲情”和“如何建设一所优质学校”的演讲中,先生多次谈到“阅读”──一个最近很长一段时间内久久盘旋在我心头的词汇。我喜欢张文质先生的率真与深刻,对教育现象作深入的剖析,有些时候观点语言也甚为尖锐,读他的文字时常有这样的感觉:书中有豪气,豪中有霸!
教育是相通的,张文质先生也是从一线做起的,我不知道他曾从事哪个学科的教学,可是在阅读这个观点上却和我们的语文教学专家出奇的一致。讲到了当今孩子的阅读现状,并精辟地阐述“阅读几乎为零的孩子才真正叫作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的未来来说才真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阅读为一个人的成长精神打底,甚至为一个人立精神,生命是从阅读开始的。”等等。和很多的专家一样在大声疾呼着阅读,阅读,阅读!在阅读这件事上,我真是大恨其晚,真正的阅读似乎是从进入这所都市小学才开始的,那也是因为压力,因为看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仅仅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我开始了疯狂阅读,有教育教学专著,有儿童文学,有报刊杂志,有心灵鸡汤类的故事散文等等。很奇怪,以前我只喜欢文学,关注的就是故事情节。可现在即使是一本枯燥的教学论著我也不再感觉乏味,或者说再乏味也会坚持着看下去了。
很多时候感觉到了都是新奇,有趣,是一种思想的碰撞与警醒。读书,让我对自己、对教学、对人生都有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不再狭隘。虽然这个年龄的我读书已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记忆,常常有一种过眼云烟的虚无感,但依然深深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或许读书的初衷就是因为担心自己被淘汰吧,也正是张文质先生在谈及应试教育苛刻时提出的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无论从文学的积淀还是学识的浅薄我觉得自己都是那种有待提高的类型,所以读书是当务之急,是首选!我需要在读书之中维持自己的自信,维持自己为师的尊严。当然先生疾呼读书的同时更多思考的是教育中的中心和重点──孩子!我觉得从素质教育被提上议程之后,我们的应试教育却无形中愈演愈烈了!繁重的课业负担,名目繁多的考试,还有排序。“在提高孩子成绩的过程中我又没有做了一些不人道的事情啊?”这个扣在教育学者心头的疑问,更是值得我们所有一线老师反省的问题啊!是啊,当大街小巷张贴者大学录取学生的名单时,有谁会去关心那些落榜的孩子呢?当我们大肆表彰成绩优异的教师时,我们是否用心分析过成绩差异的诸多原因?可是因为这许许多多的课业,孩子们没有时间来为自己的精神打上底色,因为紧紧张张的排名,孩子们无暇顾及课程以外的书籍?谁能想到,我们那些所谓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行为让孩子们无形中已经输了,不,是受伤,让我们的孩子伤在了起跑线上。
慢,快,快,慢……我已经分不清究竟该怎样,是慢好还是快对?行进在基础教育的路上,我更加困惑,在迷茫中踟蹰。谁能告诉我,究竟如何去实现自己对教学理想的追求呢?这关于理想的温暖话语,只能在书中读读罢了吗,将会有谁在我的耳边让它慢慢地荡漾呢?如果“教育能像蜗牛散步一样,只要放松心情,放慢脚步,防长眼光,才能以诗意的态度,发现教育生命之美,享受到职业的幸福感。”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呢?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怎么写 篇2
近期有幸拜读弗洛姆先生著作《爱的艺术》,略有所感。
显而易见的,这一著作中,他一方面结合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及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一方面又根据他对病人精神分析所获得的重要经验对这两位大师的理论进行检验,补充,和提出爱的艺术的新的看方法。
通过这本书,我进一步了解了西方文化的实质,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弗洛姆认为,人应该不再同自己的力量产生异化,并且不再通过崇偶像——生产,消费的方式——去体验自己的力量,只有在这样一个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当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时,爱才会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态度。
那么什么是社会的异化呢?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偶感会现象。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
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达到最严重的程度。
其次,我明白了,爱是摆脱异化的一种途径。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的,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爱的生活中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大多数人认为爱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爱是一种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种能力,在自私、自利等观念笼罩下的现代社会,有些人丧失了这种能力。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的倾向,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
因为丧失了这种能力,你就感觉不到爱,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爱, 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平淡的心去发现它。没有爱的能力,你就不会发现爱,也不会欣赏爱,更不懂地珍惜爱。
没有爱的能力,爱就是到了你的身边,你也不会接受爱,不会去爱。爱是一种能力,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并非想爱就爱那么容易。要想会爱,就得用心去学习,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去灌溉和培养,那么如何的培养呢?
如何留住爱,如何更新爱,如何让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永远爱你。这便是最难的课程。所谓相爱容易,相处难,就是这个意思。也有人比喻爱就像是捧在手里的沙,抓得越紧,失去的越多。人在爱别人的时候失去自我,也束缚了别人。让自己失去了光彩,也阻挡了别人寻求明媚。
有智慧的人爱别人也爱自己。追求和爱慕别人受挫,应该返回来关注自己,审视自己,同样也给别人一个关注和审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你便找回为爱迷失的自己,重新光亮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升华自己,不断地更新自己。
这样你便永远是鲜亮的自己,改变和鲜亮自己的过程,也是留住爱的过程。操控这个过程的能力实际上也是爱别人的一种能力。让别人不断地爱上你和你去不断地爱上别人是统一的。当你发现别人不断地爱上你的时候,也发现了别人的可爱之处,此时你便拥有了爱别人的能力。
或许当代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的。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所力所能及的物品。
人们一方面渴望爱,另一方面却把其他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得重于爱。我们似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努力达到上述目的上,却很少学会爱的艺术。难道只有获取名利才值得人们付出代价吗?而爱——只对灵魂有用,在现代意义上毫无用处的爱只一种不值得人们付出代价的奢望吗?
对于这样的疑虑,我想引用卡尔。马克思的一句话作结,"应为我有眼睛,所以我有看的需要。因为我有耳朵,我有听的需要。
因为我有大脑,我有思考的需要。因为我有心,我有感觉的需要。简言之,因为我是一个人,所以我需要任何世界。"这便是我们对爱的需要。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怎么写 篇3
中国自古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深深教诲;这几年西方盛行的“间隔年(GapYear)”的概念在中国的流行……
以及最近“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引发的全民对于旅行的期盼……在很多人眼里旅行总是美好的!
但是这种体验真的这么可靠嘛?先来看一个怪诞的故事吧:
德埃桑迪斯独自住在巴黎市郊的一处宽敞的别墅。他几乎足不出户,因为这样,可以使他避免看见他所以为的人之丑陋和愚蠢。他还年轻时,一天下午,冒险到附近的村子去了几个小时,结果发现他对他人的憎恶更甚。从那以后,他决意一个人躺在书房里的床上,阅读文学经典,同时构想自己对人类的一些尖酸刻薄的想法。但有一天清早,德埃桑迪斯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意愿,想到伦敦旅行。这变化,连他自己都觉得吃惊。在到伦敦旅行的意念萌生之时,他正坐在火炉边读一本狄更斯的小说。这小说引发了他对英国人的生活情形的种种想象。
事实上,对此他之前已冥思良久,只是现在,他热切地盼望能亲眼一睹。兴奋已让他难以自持,所以,他差使仆人打点好行装,他自己呢,则身着灰色花呢套装,脚蹬一双系带短靴,头戴一顶圆顶礼帽,还披了件蓝色亚麻长斗篷,搭乘最早的一趟火车去了巴黎。离开往伦敦的火车正式出发还有些时间,他走进了丽弗里街的加里尼涅英文书店,买了一本贝德克尔的《伦敦旅行指南》。书中对伦敦名胜的简练描述让他觉得美不胜收。接着,他走到附近的一间英国人常来光顾的酒吧。酒吧里的氛围活脱脱是狄更斯小说中的场景:他想起了小杜丽,朵拉·科波菲尔和汤姆·品奇的妹妹露丝坐在和这酒吧间相似的温馨明亮的小屋里的情形。酒吧里的一位顾客有着威克费尔德先生一般的白发和红润肤色,而其分明的面部轮廓、木然的表情和无精打采的眼神又让人想起塔金霍恩先生。
德埃桑迪斯觉得有些饿,便到了隔壁的一家英式小餐馆。餐馆在阿姆斯特丹街,靠近圣拉扎尔火车站。餐馆里光线昏暗,烟雾弥漫,柜台上摆着一长排啤酒,还摊着小提琴般褐色的火腿,以及番茄酱般红色的大龙虾。一些小木餐桌旁,坐着健硕的英国女人。她们的长相很男性化,露出硕大的牙齿,有如调色刀;她们手脚粗长,脸颊像苹果般红通通的。德埃桑迪斯找了一个桌子坐下,点了牛尾汤,烟熏鳕鱼,还要了一份烤牛肉和土豆,一些艾尔啤酒和一大块斯提耳顿干酪。
随着火车离站时刻的迫近,德埃桑迪斯对伦敦的梦想行将变为现实,但就在这个时刻,他忽地变得疲乏和厌倦起来。他开始想象自己若真的去伦敦该是如何的无聊和乏味:他得赶到火车站,抢个脚夫来搬行李,上了车,得睡在陌生的床上,之后还得排队下车,在贝德克尔已有精到描述的伦敦街景里拖着自己疲惫的身子瑟瑟前行……想及这些,他的伦敦之梦顿时黯然失色:“既然一个人能坐在椅子上优哉游哉捧书漫游,又何苦要真的出行?难道他不已置身伦敦了吗?伦敦的气味、天气、市民、食物,甚至伦敦餐馆里的刀叉餐具不都已在自己的周遭吗?如果真到了伦敦,除了新的失望,还能期待什么?”仍然是坐在椅子上,他开始了自我反省:“我竟然不肯相信我忠实可信的想象力,而且居然像老笨蛋一样相信到国外旅行是必要、有趣和有益的,我一定是有些精神异常了。”
结果自然是,德埃桑迪斯付了账单,离开餐馆,依旧是搭上最早的一趟火车回到了他的别墅。一起回家的当然还有他的行李箱、他的旅行包、他的旅行毛毯、他的雨伞和他的拐杖。自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离开过他的家。
他就呆在他的小别墅里,让自己置身于各式各样的事物之中,这些东西让他很容易就享受旅行的精髓。他在墙上挂着各种彩色图片,上面标示着外国的城市、博物馆、酒店和开往瓦尔帕莱索或普赖特河的班轮,俨然是旅行社的宣传橱窗。在他卧室的墙上,贴满了框框条条,都是大的船运公司的班轮时刻表。他在一个水缸里养了些水草,还买来一只小帆船,一些船用的索具以及小的海员模型……藉着它们,他能体验到远航的最大乐趣,却免去了航海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不适。
这个故事出自于斯曼的小说《逆流》之中,旅行发展到今天,当然很少会有人像主人公那样……这是一部被称为颓废主义的小说,但是今天我们不说《逆流》,今天说的是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一书,初次读到这个故事也是在这本书中,说的是旅行的期待、旅行的现实以及旅行的想象等事件之间的差异……
而“德埃桑迪斯”的结论是:“想象能使我们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远比其本身丰富多彩。”在任何地方,实际的经历往往是,我们所想见到的总是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实场景中变得平庸和黯淡,因为我们焦虑将来而不能专注于现在,而且我们对美的欣赏还受制于复杂的物质需要和心理欲求。
今天,关于旅行的书很多,随便一搜就能得到一大堆书单,主流基调大都是在说旅行美好,“贩卖青春”、艳遇、陌生人的善意,在路上得解脱可以拯救一切等等……有人说:“看完就想休学辞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幼稚的表现,当然如果你认真思考后做出的决定也是值得尊重的,说到底人都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所以这类书看看就好,千万别当真”。
但是,《旅行的艺术》这本书看完让我当真了,还让我第一次有了写读书笔记的欲望。首先本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唠叨”,很少去描述目的地的美好,却花大量的篇幅在说旅行中的一些与风景无关的琐事,然后就是在这感性之中蕴藏着闲话家常般的哲思,再者构思奇特,每一章节根据不同的主题对应一个艺术家,挖掘利用他们的旅行生活的片段……多方位的观照旅行,剖析旅行,选材诙谐有趣……而且本书中文版翻译的还不错!
就像推荐序中说的那样:绝不追求那种洗涤过的纯美。深信很多艺术写生和游记笔墨都印过度的省略而走向了虚假,因此在感性的谈吐中不避真实生活的芜杂。
这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我写的那篇关于青岛的游记:配了很多我精心挑选的摄影照片,描述了青岛的清新美好,给人的感觉就是纯美。但是背后的事实却是,由于飞机晚点,头一晚只睡了一个钟头左右,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在劈柴院及栈桥游历的时候其实都是昏昏欲睡的;还有因为气温的差异,我有一些轻微感冒,一直处于鼻塞的状态,而且最烦人的是,我还不小心踩到了一滩便便……导致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极度厌恶与恶心的……
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
在豆瓣上翻看了一下大家读完此书后的感想,有人说这本书要倒着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开篇的“唠叨”容易让人乏味,反倒最后的章节精彩纷呈,我不太认可这种观点。首先有着很深的哲学功底的波兰顿,在写此书时遵循着旅行的过程的这样一个逻辑顺序的,从对旅行的期待,在到旅行中的一些场所,异域风情、旅行怎么记录风景、以及回来后的一些行为……而且这么美的开篇描述还读不下去嘛?
时序之入冬,一如人之将老,徐缓渐近,每日变化细微,殊难确察,日日累叠,终成严冬,因此,要具体地说出冬天来临之日,并非易事。先是晚间温度微降,接着连日阴雨,伴随来自大西洋捉摸不定的阵风、潮湿的空气、纷落的树叶,白昼亦见短促。其间也许会有短暂的风雨间歇,天气晴好,万里无云,人们不穿大衣便可一早出门。但这些都只是一种假象,是病入膏肓者临终前的“回光返照”,于事无补……
初一看这本书讲的是旅行,后来发现是艺术,读完之后猛然觉悟说的是生活……为了追寻美好,旅行中也要忍受一些不愉快的外界因素!
或许,这本书可以给你一场完美的阅读旅程!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怎么写 篇4
《放弃的艺术》读书笔记及读后感3000字:
感觉是一本蛮有意思的书,书中将“放弃”称之为“目标脱离”。
头部讲述了生活中那些不可放弃之重的原因,穿插一些心理学现象和小故事;中部讲述人们习惯于采用的治标不治本的“目标脱离”方法;尾部给出方法如何才是真正意义上一步步“目标脱离”。
假如你心中有忘不掉的人,假如你有想辞去的鸡肋工作,假如你心中有执迷又想戒掉的坏习惯,你可以读读此书,至少能让你明白为何你一直放不下,戒不掉,行动不起来。
苦苦坚持的原因
1、近在咫尺的胜利
我们经常会有不自觉的心理误判,认为自己离设定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再坚持坚持,再努力努力,再忍一忍,事情总会有转机,目标总会实现。
此时横在我们面前两个矛盾的事实的存在,其一:一个能看得见得胜利的目标,其二:你却始终够不到这个目标。
这时我们会在心底暗示自己我该这样做,我那样做是不是好一些;你会往前迈出第一步,迈出很多步很多步,那那个目标却总是近在眼前却又总也摸不到。
例子:
很多人搓麻时的“赶本”心理,输钱时候总想多搓会能回本,但其实在回本后或者开始赢钱的时候还是会继续坐在麻将桌上,对麻将桌不离不弃。
2、可得性启示
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又可称为“可得性启示”,生活中过多的的个人英雄主义的题材电影,文章,书籍让我们总以为坚持再坚持,我们习惯说“当坚持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上帝会帮你开一扇窗”。坚持而成功的案例存在,但仅存在固定人物和场景下,但或许并不适合你的现状,你的智商情商。
就像你身边任何人的成功你都没法原封不动的复制一样,你成为不了你想成为的偶像;你可以复制人家的努力和坚持,但你复制不了人家的性格,思维,情智商,周遭环境。
3、间断强化
间断强化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和“近在咫尺的胜利”相互作用,迫使我们继续加大投入,不断付出,貌似永久不知道停下动作,永远不知道放弃一样。
间断强化是在面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时候,能获得的反馈一百次的负面的反馈期间中夹杂着偶然几次正面反馈;而你却无法获知啥时候会获得正面反馈,你无法确定自己的行动对得到正面反馈有任何效用。
例子:
就像工作上的一个领导,当你交付任务的时候他总是说你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好需要修改,偶然一次领导说你这次工作做得还不错;这时你就会反复修改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为求得到领导对你新交付工作的认可;可你后来却发现无论你如何修正,领导却一直对你说不,领导越是说不,你越期望得到领导的认可。
间断强化实则你内心期望得到对方的肯定和认可,对方却一直不给,最终你自己可能就步入一种类似于“习得性无助”的状况。
4、承诺升级
我们都倾向于让自己言行前后保持一致,当我们做下一个承诺,我们之后的言行都会以之前许下的这个承诺为目标导向。追求社会认同感的我们总会告诉自己我们要坚持之前做的决定。
有说销售人员在销售前赠送小礼品的情况下达成产品成交的概率会高得多;因为我们在接受了销售人员的赠品其实间接得对销售人员和产品的认同,我们倾向于承诺的一致性,之后对销售人员及产品说‘不’的几率就会变低,这也是“回馈”心理在作怪。
5、沉没成本和厌恶损失
这个我们听得比较多,一旦我们之前付出过很多但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们会倾向于加大自己的投入,我们是那么期望得到正向的反馈,那么期望得到承认和认可;而我们又那么害怕之前的付出没有任何结果,害怕失去,我们会认为继续付出,投入能扳回之前的损失。
简单的例子:
炒股中我们都倾向于对已经亏本很多的股票加仓;卖股票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去卖那些已经盈利的股票;而已经亏的或者跌停的股票我们会牢牢拽在手中。我们是那么的期望赢,却又那么不懂得及时止损;我们心中固有思考:对已经得到的东西不珍惜,对没有得到的东西保持持续投入,对失去感到恐惧;这也是佛教中说的“求不得苦”。
常见的放弃方式
逃避式放弃
这是一种逃避困难的惯性手段,一旦事情进展不顺利,或者面对的情况变得复杂,困难重重,在坚持和放弃之间,我们会不加思索的直接选择放弃。大脑是懒惰的,我们总倾向于去做阻力最小的事情,做最容易做的决定。
对决式放弃
我们倾向于在自己放弃一件事情的时候给自己编造一个很让自己信服的理由和借口,诸如“是对方不愿意沟通的”“我试过,但大家三观不合”,这让放弃者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认为“这不是我的错”,“我是受害者”。
假装式放弃
其实这是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放弃者对外界十分清晰地表达了自己渴望放弃观念,但自己内心没有真正做到,时不时的在心底放放电影;实则没有放弃,内心用“僵持”和“拖延”替代实际的行动方向。
威胁式放弃
这其实是一种对方模式,就想你跟领导谈工资说如果领导工资加不到自己想要的程度,你让领导给你招小弟,领导不满足你就辞职一样。这实则是一种相互伤害的方式,而你心里其实并不想辞职。
无故失踪式放弃
这种放弃方式有点自私自利,放弃之人从此消失不见,给自己和别人留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让自己和别人都变得悬而未决。
爆发式放弃
这是一种忍无可忍的放弃,认为自己在以往的隐忍中包容了太多的委屈,是一种情绪崩溃现象,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伴随着大量的伤害和争吵,你会炒闲饭,你会细数对方的缺点,用尽最恶毒最具杀伤力的言语;而说出一些自己都厌恶的话和付出一些自己都恐怖的行动;而事后你又会自责和后悔。
貌合神离式放弃
这其实是一种欺骗他人的做法,嘴上说着会努力,会改变,但内心其实早有了自己的决断,就是不愿承认自己其实在心里已经放弃了,自己已经在寻找出口了。
目标脱离
书中提到正确的放弃方式是“目标脱离”,这会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鼓励我们设定新目标,并舍弃妨碍新目标的旧目标。个人感觉实施起来还是有点偏理论,有点难,哈哈。
具体有如下几步:
1、认知脱离
书中讲从脑海中清除干扰我们思考的因素的过程叫认知脱离。字面上应该是在意识上认识到自己想放弃某个目标,并准备开始放弃这个目标的行动。
这里提到我们经常是没办法停掉脑子里的幻灯片,意识会不自觉的想起一些事;就像你越强迫自己不要想起某一件事,脑子里的幻灯片却一遍一遍重复播放。
书中还讲了一个小笑话:如果有人跟你说你一定不要在脑子里想到一只粉红的大象,那么你脑子里一定会正想着一只粉红的大象。
这里讲了一个替代法:如果你脑子里正想着这只粉红的大象,尝试让自己把这只粉红的大象变成红色的甲壳虫汽车。书中的观念是:如果我们想抑制一个想法,就需要心里全心全意想着另外一个想法。
2、情感脱离
一般放弃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愁眉苦脸”或者“假装开心”,这里比较讲得比较学术化,让我们学会辨别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疏导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多感知体会目标丧失后的生活状况。
这里我理解是不是让假装目标已经被自己放弃了,去假装目标已经被自己放弃的新生活,而假装做一个动作时间长了这个动作就变成了自己真正的动作。
3、动机脱离
书中说这第三阶段,要从认知和情感脱离两方面做好调控,似是“重新开始”的意思。
这阶段要求自己积极脱离那些无法实现,无法满足你内心需求的目标,有意识的摒弃不在适合的旧目标,将精力focus 在给自己产生“心流”的新目标上。
4、行动脱离
这个比较好理解,做出放弃的决定后,前面想了那么多,做了那么多思考和准备工作,做了那么多前戏,这里得付出实际的行动,可以在亲朋好友的监督下进行,并在自己动摇的时候坚定地说服自己。
写在最后:
第一次写这种跟心理学如此接近书的读书笔记,还是蛮难的,感觉写不好;就是觉得书中的一些心理学现象蛮有意思,还有就是常见的放弃方式貌似自己几乎全部中枪过,最后讲真正的放弃方法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看官凑合看吧。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怎么写 篇5
每次在读一本书之前,我都会首先大概了解一下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
以前曾经尝试读过另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但是读了不到20页就因为其中的专业术语太多所以读不下去了,读这本书时也感觉其中有很多晦涩绕口的语句,需要一点一点慢慢得读才能勉强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感觉是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书中作者所说的很多内容我还并不能完全的理解,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依然从这本书中有所收获。
翻开作者前言:"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倾向,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人们普遍认为爱是一种情绪,一种感觉,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好事物,只要遇到爱的对象,别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爱并没有这么简单,弗洛姆把这种对爱的态度,同想画一张画的人作比较:"这个人虽然想画画,但他不是去学绘画这门艺术,而是强调他首先要找到他愿意画的合适的对象。如果他找到了这么一样东西,他也就能画了。"这个举例通俗易懂,而且和当今社会很多人的问题如出一辙。比如,很多人当他们遇到了爱的对象之后,有的人却不能正常地与爱人相处,有的人痴迷癫狂,有的人迷失自我。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爱不是简单地遇到和接受,而是需要努力去学习、领悟和实践才能获得的。
这本书让我收获最大的一个观点就是:爱要做的是给予,而不是得到。但是这种给予不同于放弃、被剥夺或做出牺牲,有的人为了"得到"所以去"给予",他们不会做出没有收获而付出的事情,这是带有很强的功利目的。
还有一些人把"给予"当做一种美德,他们认为给予是做出牺牲,然而这种牺牲所带来的痛苦远比去从对方那里得到更有意义,可以说是更令自己感到快乐。这两种都不是爱的给予,弗洛姆在书中说:"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因为,正是通过给,人才能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富裕和活力。"读到这部分的时候,我对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为帮助别人,也是给予的一种,俗话说能者多劳,帮助了别人,说明我们有多余的能量去做这件事情,这本身就体现了我们很优秀、很强大,这会让我们感到很快乐,这种快乐的感觉远比所获得的酬劳和回报重要得多。
《爱的艺术》告诉我们,想要掌握这门艺术,就要学会给予、关怀和尊重,他就像一位老者,在给我们以教导,而这些教导会让我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少走许多弯路。
年轻的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作者在书中所讲的关于爱的真谛,但如果我们按照书中的方法,去给予去关怀去尊重,不能说我们一定会掌握爱这门艺术,但至少我们不会在爱中迷茫,知道如何去爱。
最后分享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爱一个人就是要献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报,但相信自己的爱一定会唤起对方的爱。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怎么写 篇6
读了《一份特别的教案》中的《沟通的艺术》感受颇深。
教育是一门艺术,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明白的道理。我们经常会看到,同是一位学生犯了错误,有的老师批评他接受批评的态度很好,有的老师批评他却顶牛,为什么呢?这就是批评的艺术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沟通的艺术问题。中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的本领,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才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哪里找到答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了解,是教师的教育工作如同有了源头活水,常做常新。的确如此,学生之所以犯某种错误,一定有他的内心的想法或根源,不是平白无故就犯错误的,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犯错误的根源,才能批评道点子上,你批评的语言学生才能接受,否则,一阵暴风骤雨、劈头盖脸的训斥,学生从心灵上接受不了,不顶牛才怪呢!
尤其是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更需要沟通的艺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才能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尤其是后进生,他们在老师面前往往存在一种自卑心理,本来就不能与老师心心相印,心灵相通,如果没有细致入微的心灵沟通,只凭简单粗暴的批评甚至打骂绝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即使他表面上屈服了,但好景不会长久的。另外,师生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会无意中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感情,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必然僵化,那么,老师的用心再怎么良苦,学生也不会领情的,并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如果一个后进生对你的抵触情绪产生一种定势,那么,你将害了这个学生,因为他有可能在后进生的行列中越滑越远,同时你也将被宣判教育的彻失败。
我想,成功的教育当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能否恰如其分的与学生沟通,或者说是否能高质量地与学生沟通。通常情况下,教师和家长没有耐心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或者会不自觉地使用沟通的杀手锏—-命令、警训诫、讽刺、责难等语言,其结果,学生进行激烈的反抗,或表面的顺从、沉默。我们教育的目的修正学生,转化学生,启发学生激发他们固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成为健康、自信、自立的人而非单纯的服从的应声虫、小绵羊。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怎么写 篇7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回归本真,细细品味,能引起我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个字一个词,字是慢,词为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我们的教学研究,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慢又是一种什么样子的课堂,什么样的教育呢?作者眼里慢是像W老师那样的”教师身体动作是慢的,说话的语速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说的,日本的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爱心的事业,慢就是体现爱心和耐心的一把尺子。学生的成长,需要时间,面对孩子们,我们要有慢的教育艺术,我们需要的是耐心与等待,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更是必要的。
孩子之间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有差异,一个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差异。他在低年级的时候掌握不了这个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们是会慢慢领悟的。而我们老师却那么着急。强迫着小孩一定要弄懂,甚至家长老师不惜用灌输的办法也要他记住。我们都掉进分眼里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我们把眼光放得远了,才能对今天的教育行为有所思考。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确实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应该有一种悠闲的心态,一份闲心。
“我常常发现,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养;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鲁、卑俗,有时候这一切才是教育更为具体、尖锐的问题,但是它往往被各种任务、指标、困难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读了这一段文字,我不禁问自己,工作这么多年来,有没有认真想过“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在对待一些特殊的学生时常常没耐心,采取的方法也比较简单,觉得这样的学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责任,似乎我已经尽力了,我每天要忙这忙那,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总是对自己的行为找一些理由。这一切都使我日常的教育工作变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会习气,脱离了教育应有的本真。读了这段话,让我重新进行思考,重新审视我自己,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调整,让教育回归自然。
”教育终究是基于生命和贯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终能够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缓慢而坚定地证明人性的胜利,证明我们内心对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谁就能够把这样的信念坚持更久。“这是张文质老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所写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我挺喜欢这样的文字。真正理解教育、热爱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里就总能流露出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把教育的信念坚持更久。也只有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用生命润泽生命,教育是基于生命且贯穿生命的。所以,我们的生命得时时在场。不能含糊,不能应付。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是要自己像个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人的影响。自己活得像人,并不是说像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做教师的人,内心深处必须得坚守住那份教育理想,必须永葆对教育的那份热情,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
民族复兴的基础在于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魅力是一种感染力、影响力。古往今来,从孔圣人到蔡元培、陶行知,再到当代难以计数的优秀教师,无不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大爱无言,人格高尚,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亲切善诱,富于创新,深受学生喜爱、给学生巨大的感染力,让学生印象深刻,受益终身。曾经作为一个学生,我对于教师有着很多的想法,希望自己也可以做一个好的老师。而现在看来,作为一个好的老师,我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更好。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怎么写 篇8
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
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观后感,里面的情调很高雅,这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高雅。书中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语堂在书中揭露了他所认为的美国人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和希望事业成功。虽然这些“恶习”是现代人几乎都有并且得到某部分人的极力推崇,但他却别树一格地认为“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个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国人“求全的欲望近乎淫”,而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林语堂想借由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告诉这些生活节奏紧凑的美国人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好。他在书中娓娓地道闲适的好处,谆谆地诱美国人去享受生活。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他是非常认真地要为美国人的机械生活上点润滑油。
林语堂在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又说:“一切取舍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见解。”是的,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都有非常鲜明的“林语堂风格”。书中,林语堂一字一语写出了现实生活的细节,借由他这些最贴近生活而又独特的想法使外国人对中国人生活更为熟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
虽然比较明显《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为外国人写的一本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也开始趋向于林语堂当初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人们每天置身于烦嚣社会中,麻木地干着用于维持生活的工作,真正的生活。